35岁以后如何做职业规划
【/h/】很多企业的人都有同感,说从大学到500强,好像是从一个象牙塔到另一个象牙塔。以前一心只读圣贤,现在一心求升迁。和外界接触很少,技能很单一。结果很多人离开企业,发现自己属于“三无员工”,没有资源,没有能力,没有关系。
如果你一直呆在一个地方,你会觉得一切都应该是那样的,一切都是合理的。因为工作的原因,接触过很多大公司愚蠢的制度。作为一个局外人,它特别低效和荒谬,但体制内的人已经习惯了。然后当他们不得不离开体制的时候,自然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难。
【/h/】解决办法,我觉得和出国旅游是一个概念:多出去看看。
跳出“职业道路”也是如此。
我们最初的奋斗模式把我们锁在一个狭窄的通道里,只有我们自己的公司,或者最多是相关的行业,是可见的。只有跳出这个通道,才能看到广阔的世界。通道变成平面,一个方向变成360度视角。
【/h/】最重要的是,不要像以前一样太在意“职业连续性”。
接触旧世界以外的人,接触新系统,尝试不同的部门和行业。除非你跳进海里,否则你不能游泳。一直呆在船上,你就会依赖它。船翻了,你只能淹死。
2。重新发现你的天赋。
当我们决定跳出“职业道路”的时候,肯定会面临一个问题:如果我现在的能力都是为了一个系统而培养的,当我不依靠系统生存的时候,我还能靠什么生存?
答案是:靠天赋。
【/h/】很多年前选择职业频道的时候,我们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才华。比如我天生对音乐比较敏感,但我做过财务工作,希望有一天能成为财务总监;我非常热衷于烹饪,但我是一名销售代表,希望有一天能管理一个大地区……我们认为我们的小才华对我们的职业发展没有任何用处。
当通道崩塌的时候,我们苦心经营的通道生存技能对于“屠龙”来说变得毫无用处,但我们自己并没有变得毫无用处。我们站在360度的飞机上和其他人竞争。我们最应该使用和发展的,恰恰是你放弃的天赋。这是我们个人最大的资本。
不止一次有人对我说:“我没有天赋,我很平庸!”我觉得你就是忘了你擅长什么,你的天赋是什么。在公司工作会让你洗脑,让你觉得自己只擅长做自己的工作。
扪心自问,你小时候最喜欢什么?着迷于什么?你比大多数人学什么都快?你做什么事情最满意,即使没有兴趣也莫名其妙的开心?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在网上发现自己的才华,但最重要的是相信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有才华的。
3。摒弃渠道思维,建立雷达视角。
7年前离开联合利华,转行到一家私人金融机构。我的管理培训生朋友告诉我,HR拿我当反面教材来警告他们。对于我跳出“职业通道”的行为还有一个专门的词,叫做“绕道”。
“要有好的职业发展,一定要避免这样的弯路!”
这是一个极好的案例,说明了“渠道思维”的存在。因为感觉职业发展在一个渠道,所以有一句话叫“游/绕道”。如果你的视野像雷达一样是360度,不去哪里去?
【/h/】如果你的能力不再是“职业道路”上的生存技能,而是基于自身天赋发展出来的技能,你就不会再向狭隘的方向前进,而是以自己为圆心,等距离向外探索,就像雷达扫描一样。
当你发现一个机会落入你的雷达,说明你的技能与它匹配,所以你可以试着抓住它。你的雷达上会有很多工作机会,你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来发展。虽然,和传统职业道路上的工作一样,机会也会改变。但你不是只看一个方向,而是360度的视野。你的选择太多了。
技能越强,雷达探测面积越大。
在这个世界观里,我们不再追求每个人都做总经理,而是做一个靠天赋和能力吃饭的人。
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,跳出原来的模式需要很大的勇气。但最终的好处是诱人的:自由、更强的安全感和乐趣。